右江民族医学院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直属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位于广西百色市——邓小平同志领导的百色起义发源地。学校承担着本科生、研究生和留学生的培养,是广西、云南、贵州三省交界地区最大的高等医学教育中心、医疗卫生服务中心、医学科学研究中心。
1.历史沿革 学校的前身是创建于1958年的百色高等医学专科学校,1978年升格为本科医学院校,并更名为右江民族医学院。1982年获学士学位授予权,1997年通过全国普通高校本科教学合格评估,2000年获得招收外国留学生资格,2007年接受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获优秀等级,2013年成为硕士学位授权单位, 2015年获"全国文明单位""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高校就业50强)、教育部临床医学专业认证6年认证期限。2017年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2019年列入广西新增博士学位授权单位立项建设单位。
2.办学条件 学校占地面积106.55万平方米,教学、科研、行政用房建筑总面积为22.29万平方米(含在建),其中教学科研及辅助用房建筑总面积为18.33万平方米,行政用房建筑面积3.96万平方米,学生宿舍面积12.32万平方米,拥有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9623.18万元,图书馆馆藏图书82.6万册;主办省级学术期刊《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和《右江医学》;学生自主学习平台等网络信息资源丰富,实现校园网络全覆盖;建有功能齐全的临床技能实训中心,建有1个国家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截止目前,建有2所直属附属医院和6所非直属附属医院以及85个教学实践基地。
3.办学规模 学校设有临床医学院、基础医学院、护理学院、医学检验学院、医学影像学院、药学院、公共卫生与管理学院、口腔医学院、研究生学院、国际语言文化教育学院、全科医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成人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等13个二级学院,体育部1个系(部)。开设33个全日制普通本、专科专业及专业方向,形成了普通本科教育、专科教育、研究生教育、留学生教育、成人教育多、多类型的办学格局。学校现有全日制学生15199人,其中本科生11002人,预科生151人,研究生974人,留学生191人,高职高专生2881人;各类非 全 日制学生11519人。
4.学科专业 涵盖医学、理学、文学、管理学等4个门类;共设置30个全日制普通本、专科专业,其中,临床医学、口腔医学两个专业已进入广西本科第一批招生。学校现有2个广西一流(培育)学科、1个广西临床医学研究中心、2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9个广西重点学科,7个广西高等学校优势特色专业、6项自治区特色专业及实验实训教学基地(中心)建设项目、5项自治区特色专业及课程一体化建设项目、1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5个自治区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门自治区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4门自治区级精品视频公开课,15门自治区级一流本科课程,其中2门自治区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现有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医学技术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涵盖21个二级学科,有临床医学、口腔医学、护理、公共卫生、翻译5个类别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
5.科学研究学校五年来共获国家自然基金项目资助64项、国家社科基金2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6项,广西科技计划项目160项,各级科研立项共获纵向资助经费6480多万元。科研平台和创新团队建设取得新突破,拥有国家民委第二批重点研究基地1个;获批设立广西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1个;获得广西肝胆疾病临床研究中心1个、广西骨与关节退行性疾病基础研究与转化重点实验室1个、广西骨与关节退行性疾病生物医用材料工程研究中心1个、广西自然科学基金创新团队1个、广西高校高水平创新团队2个。获得广西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6项;广西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广西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研究报告类成果三等奖、著作类成果二等奖和论文类三等奖各1项;获国家授权专利200多项。共发表学术论文4050余篇,其中SCI、EI、ISTP等收录论文320余篇;出版学术著作、教材80余部。
6.师资队伍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934人,其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481人。近年来,学校深入实施"112369130"人才工程,选派近200名优秀教师出国读博、进修访学,通过申请获得自治区级、国家级教育基金项目选派33名优秀教师出国留学,聘请英国帝国理工大学教授、"上海曙光学者"等人才来校工作。现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5人,全国优秀教师及教育工作者8人,广西特聘专家2人、自治区优秀专家1人,广西"新世纪十百千人才工程"第二人选2人,广西D人才1人,广西医学人才培养计划领军人才1人,广西高校卓越学者2人,广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卓越人才1人,"广西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3人,"广西高校优秀人才资助计划"人选15人,自治区有突出贡献科技人员 1人,自治区先进工作者1人,"八桂名师"1人,广西教学名师2人,自治区优秀教师9人,自治区优秀教育工作者1人,"广西青年科技奖"获得者5人,自治区级教学团队2个,广西高校高水平创新团队2个。
7.教育教学 学校获批教育部卫生部"第一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项目试点高校",获得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建设项目、1个教育部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4个自治区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自治区教学团队、1个自治区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7个自治区高等学校优势特色专业、5项自治区特色专业及课程一体化建设项目、6门自治区精品课程;近五年来获自治区教学成果奖特等奖1项、一等奖7项、二等奖11项、三等奖7项。
8.人才培养建校64年来,学校先后培养了8万多名"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医学毕业生,其中少数民族学生比例达65%,他们广泛分布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大部分成为所在单位的业务骨干。据统计,用人单位对学校毕业生的总体满意度达94%以上,学校的人才培养有效满足了区域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需要,为维护人民健康、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近年来,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2017年第五届全国高等医药院校药学/中药学专业大学生实验技能竞赛获特等奖1项,二等奖2项。2017年首届"泽众杯"全国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大学生在线形态读片大奖赛获三等奖1项、优秀奖1项。2018年我校荣获第九届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华南赛区二等奖。2019年第六届全国高等医药院校药学/中药学专业大学生实验技能竞赛获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2019年全国口腔院(系)本科生临床操作技能展示比赛获三等奖1项。2020年第六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荣获国家级铜奖1项,自治区级金奖2项、银奖3项、铜奖8项。2021荣获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获国家级银奖1项,铜奖1项目,自治区级金奖6项、银奖12项、铜奖37项。2021年,"第十届中国大学生医学技术技能大赛",我校护理学专业代表队荣获护理学专业赛道全国总决赛银奖、华中华南赛区一等奖;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代表队荣获华南分区赛三等奖;预防医学专业代表队荣获华中华南分区赛三等奖。
9.对外交流 学校先后与美国、英国、德国、法国、加拿大、马来西亚、泰国等多个国家教育机构签署了教育合作交流协议,招收来自20余个国家的留学生571人。2014年起我校与英国新拉纳克郡大学开展口腔护理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毕业生就业率达95%以上。学校自筹经费组织实施"双百工程",近五年来,共选送145名优秀教师出国研修及攻读博士学位,学校邀请美、德、英、泰等国家的专家学者到校开展学术交流277人次,共选派教师出国交流和访问累计227人次。
10.社会声誉 近年来学校先后获得"全国文明单位""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百姓放心示范医院""全国医药卫生系统创先争优活动先进集体""全国卫生系统医院文化建设创新奖""广西继续医学教育先进单位"等诸多荣誉称号。
党和国家领导人十分关心学校的建设和发展,江泽民、李鹏、李瑞环、宋任穷、李铁映、温家宝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先后莅临学校视察指导,对我校为少数民族地区和广大基层培养"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高质量应用型医学人才的办学特色给予充分肯定。
引进类型 | 人才来源 | 全职引进政策待遇(万元 税前) | ||||
组成 | 8年服务期 | 5年服务期 | 3年服务期 | |||
第一类人才 | A类 | 与诺贝尔奖获得者、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院士等等取得的业绩相当的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 | 面议 | |||
B类 | 与国家高等学校教授一级岗位、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当选两院院士有效候选人等等取得的业绩相当的专家学者。 | 面议 | ||||
C类 | 与国家科技支撑(攻关)计划项目负责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项目主持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专业技术类国家级优秀人才、八桂学者等等取得的业绩相当的专家学者。 | 面议 | ||||
D类 | 与国家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负责人、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负责人 、国家科技支撑(攻关)计划项目课题负责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重点)研究计划项目课题主持人、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重大项目第一负责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主持人、自治区特聘专家、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省部级科学技术奖(含自然科学奖 、技术发明奖和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第一完成人)等等取得的业绩相当的博士。 | 面议 | ||||
E类 | 与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工程研究中心)负责人、广西医学人才培养计划领军人才、在教育(医疗、文学、体育)等领域获得国家级表彰奖励或荣誉称号者、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创新争先奖状获得者、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全国技术能手、国家卫生计生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中国青年科学家奖获得者、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获得者、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中国青年创业奖获得者、自治区优秀专家、省部级科学技术奖(含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和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第一完成人)等等取得的业绩相当的博士。 | 安家费 | 95~110 | 75~85 | 40~45 | |
租/购房补贴 | 45 | 30 | 17 | |||
科研启动经费 | 50(社科类30) | 30(社科类20) | 20(社科类10) | |||
F类 | 具有博士学位且近5年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本专业领域具有高影响力的期刊上发表过高水平的论文者。 | 安家费 | 75~95 | 60~70 | 35~40 | |
租/购房补贴 | 40 | 25 | 15 | |||
科研启动经费 | 30(社科类18) | 20(社科类10) | 10(社科类7) | |||
第二类人才 | 未达到第一人才的引进条件,但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 | 安家费 | 60~75 | 50~58 | 30~33 | |
租/购房补贴 | 35 | 22 | 13 | |||
科研启动经费 | 20(社科类12) | 15(社科类8) | 8(社科类5) | |||
第三类人才 | 未达到第一、第二人才的引进条件,但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 | 安家费 | 50~60 | 40~48 | 20~25 | |
租/购房补贴 | 30 | 19 | 10 | |||
科研启动经费 | 15(社科类9) | 10(社科类6) | 6(社科类3) | |||
第四类人才 | 取得博士学位者(单证)。 | 安家费 | 30~50 | 25~35 | 15~18 | |
租/购房补贴 | 25 | 15 | 9 | |||
科研启动经费 | 10(社科类6) | 6(社科类4) | 4(社科类2) | |||
第五类人才 | 我校学科或专业发展急需的具有高校教授专业技术资格者。 | 安家费 | 30 | 20 | 10 | |
租/购房补贴 | 15 | 9 | 5 | |||
科研启动经费 | 8(社科类4) | — | — |
序号 | 需求专业 | 学院 | 联系人 | 电话 | 邮箱 |
1 | 临床医学类(含康复) | 临床医学院 | 唐国精 | 0776-2821315,13557766699 | |
2 | 基础医学类、临床医学类、医学技术类、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类、生理学、微生物学、神经生物学、遗传学、发育生物学、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免疫学、病原生物学、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法医学、中医学、针灸推拿学,等 | 基础医学院 | 农雁淇 | 0776-2849482,18276668991 | |
3 | 药学、中药学、药理学,等 | 药学院 | 钱力 | 0776-2850590,13877692036 | |
4 | 口腔医学类 | 口腔医学院 | 杨龙 | 0776-2806701,18078601024 | |
5 | 护理学类(含助产)、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类、临床医学类,等 | 护理学院 | 唐文茜 | 0776-2828103,18377672971 | |
6 | 医学检验技术类、卫生检验与检疫类、医学实验技术类,等 | 医学检验学院 | 王俊利 | 0776-2853910,13907768146 | |
7 | 医学影像学、核医学、医学影像技术,等 | 医学影像学院 | 陆海生 | 0776-2856705,18078199992 | |
8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类、管理学类,等 | 公共卫生与管理学院学院 | 黄晓琴 | 0776-2829337,18077689685 | |
9 | 语言文学类,如英语、翻译、对外汉语,等 | 国际语言文化教育学院 | 李稚琴 | 0776-2849537,15977636131 | |
10 | 马克思主义理论类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曹军 | 0776-2846527,18707768683 | |
11 | 体育类 | 体育部 | 李柏林 | 0776-2860993,19177606889 | |
12 | 生物科学及技术类、生物医学工程、生物学、生物信息、 生物技术、生物化学、分子生物、细胞生物、理论物理、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原子与分子物理、等离子体物理、凝聚态物理、声学、光学、无线电物理、物理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类、数学类、动物学、农学类、化学类,等 | 基础医学院 | 农雁淇 | 0776-2849482,18276668991 | |
医学检验学院 | 王俊利 | 0776-2853910,13907768146 | |||
药学院 | 钱力 | 0776-2850590,13877692036 |
该信息长期有效。请应聘者将个人简历投至应聘学院邮箱,并联系应聘学院的联系人。也可联系学校人事处(联系人:谭琳 电话:0776—2846516,18378618159 邮箱:[email protected])。
学校地址:广西百色市右江区城乡路98号 邮编:533000
学校官网网址:http://www.ymun.edu.cn/
Copyright C 2021201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陕西星枫科技有限公司 陕ICP备18012436号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未央区未央路80号 EMAIL:[email protected]
人力资源证: 陕人服证字[2022]第0106003123号
医护招聘网 医院招聘网 护士招聘网 医聘网手机版 医聘网XML 医聘网XML
北京卫生人才网 天津卫生人才网 上海卫生人才网 重庆卫生人才网 江苏卫生人才网 广东卫生人才网 浙江卫生人才网 安徽卫生人才网 福建卫生人才网 四川卫生人才网 陕西卫生人才网 山东卫生人才网 河北卫生人才网 河南卫生人才网 湖南卫生人才网 湖北卫生人才网 黑龙江卫生人才网 辽宁卫生人才网 吉林卫生人才网 山西卫生人才网 江西卫生人才网 广西卫生人才网 云南卫生人才网 贵州卫生人才网 甘肃卫生人才网 宁夏卫生人才网 青海卫生人才网 内蒙古卫生人才网 新疆卫生人才网 西藏卫生人才网 海南卫生人才网 广州卫生人才网 深圳卫生人才网 西安卫生人才网 成都卫生人才网 郑州卫生人才网 武汉卫生人才网 杭州卫生人才网 东莞卫生人才网 长沙卫生人才网